2025-09-10 08:30:45
來源:融媒體投稿系統
?
【編者按】立德樹人,思政先行。近期,學校遴選出了一批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典型人物。在2025年教師節來臨之際,學校新聞網推出【思政引領】欄目,聚焦他們的鮮活事跡、推廣經驗,營造濃厚育人氛圍,展現江財思政力量,激勵共育時代新人。
張艷青,女,漢族,2010年入校,先后從事輔導員和專職教師工作,榮獲江西省輔導員思政工作論文一等獎、江西省優秀共青團干部、江西省社團優秀指導老師,校巾幗標兵、優秀班主任標兵,院服務五星、優秀黨員等榮譽30余項。
創新工作方式,筑牢學生思想根基
積極創新思想引領方式,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。組織“紅色經典誦讀”“黨史知識競賽”等活動,引導研究生深入學習黨的歷史,感悟黨的初心使命;連續10多年舉辦“紅色故事會”“紅歌會”等活動,鼓勵研究生結合自身專業,探討新時代的責任與擔當;創新開展支部黨建特色活動“政解小講堂”,推動黨員深入學習時事政治;舉辦“榜樣力量”分享會,邀請優秀校友、行業精英講述奮斗故事,激發研究生的學習熱情與奮斗精神。
注重利用新媒體平臺拓展思想引領陣地。創建微信公眾號,定期推送黨的理論知識、時事熱點分析、優秀學生事跡等內容,打造線上思政教育平臺;通過微信群、QQ群等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,解答學生的思想困惑,傳遞正能量。所帶研究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,研究生黨員比例逐年提高,多名學生在各類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活動中表現突出,獲得表彰。
聚焦個性需求,助力學生專業提升
積極搭建學術交流平臺。組織學術講座,邀請專家學者為研究生分享前沿學術動態與研究方法;舉辦學術沙龍,鼓勵研究生之間相互交流、相互學習;開展研究生學術論壇、學術分享會,為學生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機會,拓寬了學術視野,也激發了科研興趣與創新思維。
注重個性化指導。深入了解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與困難,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。對于科研進展不順的學生,耐心傾聽,分析問題,聯系導師尋找解決方法;對于有深造意愿的學生,積極提供考博的信息與建議,助力他們實現夢想。研究生學術成果頗豐,多篇論文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,多項科研項目獲得立項,學生在各類學術競賽中獲獎較多,學院研究生連續4年獲評江西省研究生“十佳學術/實踐之星”(全校唯一)榮譽稱號。
完善服務體系,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
建立完善的就業信息服務體系。多種渠道收集整理就業信息,及時發布到班級群、就業信息平臺等,確保學生獲取最新的就業動態;組織企業宣講會、招聘會,邀請知名企業走進校園,為學生提供就業機會;開展就業指導講座,邀請人力資源專家、校友、老師為學生講解求職技巧、職業規劃等知識,提升學生的求職能力。
重視就業心理輔導。面對就業壓力,部分研究生會出現焦慮、迷茫等情緒。通過談心談話、團體輔導等方式,幫助學生調整心態,樹立正確的就業觀。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,為就業困難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與幫助;積極聯系用人單位,推薦就業崗位。截至目前,2022級有6名學生被復旦大學、武漢大學、對外經貿大學、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錄取為博士研究生,學生就業單位涵蓋了政府機關、科研院所、知名企業等多個領域。學院研究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列全校前列,就業質量不斷提升。
注重團隊建設,打造優秀學生組織
在組織建設方面,完善各項規章制度,明確各部門職責,建立健全考核機制,提高研究生會的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;注重選拔培養優秀學生干部,通過培訓、交流、實踐等方式,提升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與工作能力;營造研究生會團結協作、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,成為學院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與紐帶。
在活動開展方面,結合研究生特點,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、學術、志愿服務等活動。組織“研究生羽乒大賽”“三駕馬車”“志愿服務月”等品牌活動,豐富了研究生的課余生活,增強了凝聚力與歸屬感。研究生會連續13次獲評優秀榮譽稱號,成為了學院學生工作的亮點與特色。
?堅持以人為本,關注學生心理健康
定期與學生談心談話。了解學生的思想、學習、生活情況,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與困難,并給予幫助與支持。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,積極為他們申請臨時困難補助、助學貸款,提供勤工儉學崗位,同時鼓勵他們通過自身努力獲取獎助學金,幫助學生解決經濟上的后顧之憂;對于心理壓力較大的學生,主動與他們溝通交流,傾聽他們的心聲,必要時聯系專業心理咨詢師為他們提供幫助;對于生病住院的學生,第一時間前往醫院探望,給予他們關心與安慰。
時刻關注學生的健康狀況與生活需求。通過線上方式組織學生開展學習、交流活動,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;為學生配送生活物資,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;積極宣傳疾病防控知識,引導學生做好個人防護,實際行動詮釋輔導員的責任與擔當,獲得學生一致好評。
加強自身建設,提升思政工作能力
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心理學、法學等相關知識,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;參加輔導員職業能力培訓、學術交流活動,拓寬視野,提升工作能力;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,結合工作實踐撰寫論文,主持江西省黨建課題和江西省黨建研究會課題各1項,主持校黨建課題1項、院黨建課題2項,立項學院精品課程1項,發表和撰寫學術論文多篇;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,提升思政工作能力,為更好地開展思政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(圖文/工商管理學院 編輯/張欣媛 審核/一審 姜瑩 二審 趙旻 終審 成亞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