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12 08:52:13
來源:融媒體投稿系統
【編者按】立德樹人,思政先行。近期,學校遴選出了一批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典型人物。在2025年教師節來臨之際,學校新聞網推出【思政引領】欄目,聚焦他們的鮮活事跡、推廣經驗,營造濃厚育人氛圍,展現江財思政力量,激勵共育時代新人。
尹業通,男,江西廬山人,上海師范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研究生,2019年參加工作,現為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。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文化史、中共黨史。近年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,教學獲獎5項。參與教育部重點選題《“中國近現代史綱要”課專題教學指南研究》等省部級項目多項。在《都市文化研究》《河南高教》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,參編著作2部。
深耕教學主業,傾力打造思政育人精品課堂
該同志自2019年6月入職馬克思主義學院以來,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教育使命感傾情投入黨的理論教育事業。近五年來,年均承擔近700課時的教學任務,始終以“真學、真懂、真信、真用”的態度鉆研馬克思主義理論,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、言傳與身教相結合、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貫通。
憑借扎實的理論功底、精湛的教學藝術和崇高的人格魅力,他的課程深受學生喜愛,網上評教連年獲得優秀評價,生動詮釋了新時代思政課教師“政治強、情懷深、思維新、視野廣、自律嚴、人格正”的育人風范。
2020年至今,先后獲江西省大中小學紅色文化課程教學比賽(本科組)一等獎(2022)、江西省黨的基本知識競答賽高校教師組團體一等獎(2022)、江西省高校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》課二等獎(2020)等省級教學比賽獎項4項。獲得江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(成員)(2023),并獲得江西財經大學“金牌主講教師”(2023)、江西財經大學年度先進工作者(2023)、報送課程入選江西省高校思政課“雙師同堂”示范課堂(2024)、江西省高校“一課多師”示范團隊成員(2024)、獲得2024年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論文和優秀案例二等獎等榮譽。
深耕教學改革,打造思政金課
作為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》教研室骨干教師,該同志在院系領導的指導下,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創新精神持續推進課程教學改革。作為全國“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”試驗區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》課程團隊成員,他秉持“以人為本”的教育理念,積極參與深入開展教學創新實踐。
在改革實踐中,他積極探索“一課多師”“雙師同堂”“師生同臺”等創新教學模式,構建了多層次、立體化的教學體系。通過開展跨校區團隊教學、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創新實踐,將“綱要”課打造成為具有思想深度、理論高度和情感溫度的思政金課。其參與的集體備課活動形成了“專家引領、團隊協作、資源共享”的良性機制,實現了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。
在團隊建設方面,他參與的教學團隊先后榮獲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、江西省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團隊等多項國家級和省級榮譽。其更是作為“雙師同堂”示范課堂負責人,其創新模式已成為全省思政課改革的標桿,為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深耕科研,以創新研究服務思政教育
該同志在科研工作中始終堅持“以研促教、教研相融”的理念,圍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取得豐碩成果。近年來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,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理論深度和實踐價值的研究成果。
在教學研究方面,主持省級教改重點課題1項,將黨的精神譜系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,創新構建了“歷史邏輯-理論闡釋-價值引領”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;主持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《“兩個結合”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路徑創新研究》,探索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、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教學實現路徑。
在理論研究方面,主持省高校人文社科思政專項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“文化自信”教育實施路徑研究》,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,構建了“認知-認同-踐行”的文化自信培育體系;主持省社科規劃項目《贛劇組織化的歷史經驗研究(1950-1960)》,通過對地方文化發展歷程的考察,為新時代文化建設和思政教育提供了歷史借鑒。
這些研究既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,又直接服務于思政課教學改革,實現了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的良性互動,充分展現了其將科研成果轉化為育人成效的突出能力。
發揮專業優勢,做好社會服務
作為教研室骨干教師,該同志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學院發展建設。在工作中率先垂范、甘于奉獻,全身心投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,在推動學院內涵式發展中作出了積極貢獻。
在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》課程建設中,教學團隊銳意進取、開拓創新,使課程建設水平穩居全省前列。通過完善團隊建設機制、創新教學研討模式,成功培育省級優秀教學團隊。團隊教師在教學競賽中屢創佳績,累計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比賽一等獎10余次。作為團隊成員,他特別注重與團隊成員的溝通與交流,通過“傳幫帶”機制助力新教師成長,展現了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。
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,他也積極參與公共服務,作為江西省青年講師團成員和學校宣講團成員,發揮專業優勢,積極參加黨史學習教育、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宣講活動,為宣講活動作出突出貢獻。
?(圖文/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/張欣媛 審核/一審 姜瑩 二審 趙旻 終審 成亞林)